一、餐具洗涤剂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
市场上所销售的餐具洗涤剂大部分执行标准为GB/T 9985-2000 《手洗餐具用洗涤剂》、GB 14930.1-2015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》,少部分产品执行企业标准。
二、餐具洗涤剂的科普知识
餐具洗涤剂,简称洗洁精,是通过渗透、皂化、乳化、悬浮等化学作用,能快速去除各种食物残渍和油脂。
餐具(含果蔬)用洗涤剂,商品名称有餐具洗涤剂、餐具洗洁精、手洗餐具用洗涤剂、果蔬餐具净、洗洁精、果蔬清洁剂、机洗餐具用洗洁精、机洗餐具洗涤剂、机洗洗碗易等。产品标签一般标注有:适用于用作餐具、水果、蔬菜洗涤等。
手洗餐具用洗涤剂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,同时也是消费者最常用的餐具洗涤剂。餐具洗涤剂生产采用GB14930.1-2015、GB/T 9985-200(或企业标准)标准,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。
消费者在购买餐具洗涤剂产品时建议应注意以下几点:
1、GB 14930.1-2015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》根据产品用途将食品用洗涤剂分为两类:A类产品,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用的洗涤剂(如水果、蔬菜等),B类产品,用于清洗餐具以及接触食品的工具、设备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的洗涤剂。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,选用适合的餐具洗涤剂,正规厂家会在产品标签上标明产品类型是A类或者B类,如果用途为直接清洗食品,则一定要购买标签标示上注明为A类的产品。
2、看标签标识,正规企业生产的餐具洗涤剂用品包装整齐,特别是标签(或标贴)商标图案印刷清晰(图案套印准确、不模糊),无脱墨现象。标签(或瓶身)应有生产许可证号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执行标准、厂名、厂址、使用说明、安全警告、洗涤性能等。特别注意生产许可证编号的书写,一般为XK16-114-XXXXX。
3、要进一步对餐具洗涤剂用品进行判别,还要看其本身的感观:正规厂家的产品都带有一定的香味(以水果香型为主),无异味,稠度适中,无分层、无悬浮物。
4、餐具洗涤剂并非越粘稠越好,餐具洗涤剂去污力与粘稠度无必然联系。餐具洗涤剂的粘稠度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系:(1)餐具洗涤剂的原料,如表面活性剂品种的差异。(2)无机盐的加入。适量加入无机盐,是我们天天炒菜用的食盐,而它几乎是一点去污力也没有的。 (3)温度升高,餐具洗涤剂的稠度会降低,温度降低,稠度会相应升高。
5、选择正规场所或渠道购买,应尽量到大型超市、商场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正规产品,不要贪图一时便宜购买三无产品。
使用餐具洗涤剂三大误区:
1、产品外包装上标注检验合格的产品洗涤效果一定好。其实不然,有些生产企业执行的是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,有些企业标准中的某些指标是低于国家推荐性标准的。如某企业执行的企业标准中关键性性能指标如活性物指标值低于GB/T 9985-2000《手洗餐具用洗涤剂》的技术要求。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就会低于执行国家推荐性标准的产品,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洗涤性能。
2、泡沫越多越好。餐具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起泡性取决于该产品属于发泡性或低泡、抑泡性产品。如果属于发泡性产品,则泡沫越多则去污力好。但低泡型产品或抑泡性产品却并非如此。泡沫越多,不易漂洗。易漂洗已成为精明主妇选购餐具洗涤剂的重要条件,因为易漂洗意味着节水节能,更环保。
3、多种洗涤剂、消毒剂的混合使用洗涤消毒效果更好。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,多种洗涤剂、消毒剂的混合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。含氯的洗涤剂与含酸的消毒清洁剂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氯气,会让人的眼、鼻、咽喉受到刺激,引发炎症,导致中毒,对人的身体造成致命的危害。
使用时注意事项:
1、人们常误以为餐具洗涤剂杀菌、消毒、去污力强、放得越多,洗得越干净,浸泡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,这是一种误解。当过量使用不仅造成浪费,还不易漂洗干净。将洗涤剂溶于热水或温水中,去污效果较好。浸泡蔬菜、水果的时间3分钟左右为宜,时间过长,洗涤剂易浸人果蔬产品中,反而对人体健康有害。
2、清洗时,最好将洗洁精用水稀释后,用抹布擦洗后,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。
3、碗碟不要长时间泡浸在稀释的洗洁精中,最好立洗立冲。